编者按: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,3D打印正在成为美军提升装备响应速度、降低维护成本、强化前线自给能力的关键手段。从舰船到战机、从基地到前线正规配资开户,越来越多的部队配备了增材制造系统,实现了“所需即造”的作战支持模式。
2025年7月10日,据资源库了解,近日,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2026财年的预算申请,其中有高达33亿美元将用于增材制造(也就是3D打印)相关项目,比2025年的18亿美元整整多了83%。这项大幅增长的投入,说明美军正在持续加大对3D打印技术的重视,目标是提升武器装备的快速制造能力、优化供应链,同时加强本土生产的能力。
根据美国官方研究、开发、测试与评估(RDT&E)备案文件显示,2026财年涉及增材制造的项目共有16个,总预算申请达到约33亿美元。
具体来看,有两个项目专门聚焦于增材制造:
一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(DARPA)的“微系统增材制造(AMEE)”项目,目标是开发同时具备高精度打印导体与绝缘体的3D打印技术,该项目2026年申请拨款1460万美元。
二是由国防部长办公室(OSD)领导的“增材制造创新”项目,属于更广泛的制造业创新研究所(MII)计划,2026年预算为4370万美元,由America Makes研究所具体推进实施。
值得注意的是,33亿美元预算中的23亿美元将用于工业基础分析与维持(IBAS)项目,以支持军用关键装备制造企业,培养人才,并推进包括增材制造、焊接和机械加工等领域的高级培训。
此外,美国国防后勤局(DLA)通过制造技术(ManTech)项目申请了5060万美元,涉及联合增材制造可接受性标准(JAMA)及模型交换平台(JAMMEX)建设。
与此同时,DARPA的“赋能生产研究与概念”计划也在加速前沿制造技术的发展,2026年申请资金2440万美元,较2025财年增长近68%,以推动实战环境中的按需制造。
此外,增材制造技术也在导弹防御局(MDA)以及化学和生物防御计划中发挥作用。包括3D打印高温金属与陶瓷基复合材料,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;以及针对呼吸面罩的定制打印,以提高作战人员的防护能力。
总体来看,美军在增材制造上的投入越来越大,已经不是试水,而是当成一项长期战略来推进。这也说明,3D打印未来在军事领域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关键。
就在不久前,英国国防部发布了《国防先进制造战略》,明确把3D打印纳入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。与此同时,一份由英国国防创新单位(DIU)委托撰写的报告指出,如果未来15年内有15%的国防库存通过3D打印方式生产,将可节省约1.1亿英镑,之后每年还能带来3550万英镑的净收益。
3D打印的“嗡嗡”声,正在战场响起
从一度紧急升级的巴以冲突,到刚刚爆发的以伊冲突,还有已持续三年、至今仍未结束的俄乌战争,都可以看到大量关于3D打印在军事应用的报道。
在俄乌战场,乌克兰军队大量使用3D打印快速制造无人机零部件、定制化弹药壳体以及塑料地雷等,不仅大幅缩短补给周期,还提升了战场自适应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前线战场上也已经部署工业级3D打印设备,能够现场打印损坏部件,实现“以打促修”。
以色列则长期将3D打印整合进其国防工业体系。在最近的冲突中,以军首次使用从伊朗境内发射的无人机发动袭击。这些无人机由以色列特工在伊朗本土利用3D打印制造,并秘密部署在目标附近,既降低了后勤压力,也提高了打击的隐蔽性和效率。
这些案例共同说明,3D打印已经不仅是提升效率的“制造工具”正规配资开户,更正在转变为现代战争中决定战场节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“战略技术”。
同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