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武汉市经开区法院的判决书,为“武大图书馆事件”盖棺定论。可以说,这场持续两年的罗生门在法律层面已尘埃落定。
但现实中舆情依然汹涌。尤其是7月31日晚间,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对记者电话求询的回应——“还要等上级的安排”八个字,再次引发轩然大波。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对上级的尊重,实则是给上级“埋雷”,很容易引发公众关于行政权力过度的想象。
如果说2023年10月13日的那一则处分通报,是高校面对巨大舆情时的应激反应,是典型的“舆情驱动型治理”;此刻自我纠偏的齿轮卡在所谓“请示汇报”环节,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“甩锅”,既没有法治精神,也缺乏担当勇气。
此番法院判决,已经披露了三个关键事实:医学证据证明的皮肤病史消解了行为动机推定,开放场景特征否定了主观故意,零交流记录斩断了性骚扰构成的因果关系链。这一系列结论,足以还当事人肖同学以清白。
当一起发生在大学里的争议性法律事件,法庭判决已给出权威结论,作为一校之长,唯一应该做的就是以事实为依据、以法律为准绳,纠错纠偏。但武大是如何应对的?没有态度,也没有行动,而是继续等待。
这让人联想起当初舆情初起之时,校方同样也曾有过长达3个月的沉默。其结果是举报人上网发帖,激化矛盾,间接导致了后来的“两败俱伤”。而当举报帖发布后,面对火爆舆情,校方36小时内就完成调查取证、集体决议、文书制作全流程,效率之高与之前形成荒诞对比。此刻想来,是不是也有行政权力不当介入的可能?
风口浪尖之上,校长会回应这八个字,其实很容易理解:处分撤销不仅涉及个案正义,更牵扯当年决策者的职业风险、校方权威的折损、甚至可能引发国家赔偿。但真正的大学精神,应当包含“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”的勇气。
肖某某的PTSD诊断书与杨某某“继续举报”的炫耀贴,如此触目惊心。校方不仅要根据法律判决,尽快给受害人和公众一个清晰明确的交代,同时还应以此为鉴,建立真正有效的舆情应对、事实调查制度和涉及师生重大权益处分的听证程序。
唯有将司法判决转化为制度改良的契机专业的网上股票配资,才能避免下一个“肖同学”的出现。
同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